考虑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混合竞争的价格博弈模型,他们共同生产某种差异化商品,并且采用有限理性预期原则确定商品的未来价格.建立二维离散动力系统,求解动力系统的边界均衡点和纳什均衡点,并研究它们的稳定性.在数值分析中,通过分岔图、最大Lyapunov指数、奇异吸引子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展示系统的动态性质.最后,利用反馈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混沌控制,使系统最终趋于稳定.
<正>《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刊号ISSN1001—4217;CN44—1059/N,季刊。其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科学研究成果,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主要刊登数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与技术科学、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管理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应用以及实验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学科发展动态、综述及研究简报。热忱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把内容新、质量高的原创性论文特别是属国家级重大课题资助的论文投往本刊。
为探究汕头地区软黏土在经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的强度特征,利用应力路径三轴仪模拟原状软黏土在常规固结、超固结和卸荷路径下的力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汕头软粘土在不同固结压力下均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在低固结压力下,应变软化程度并不明显,在高固结压力条件下,应变软化现象明显,高固结压力会破坏土粒之间的胶结作用,从而导致应变软化程度增大.在不同固结压力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相似,当轴向应变处于0~5%时,偏应力似线性增长;当轴向应变达到5%左右时,偏应力增长速率减小,且出现应力峰值所对应的轴向应变均处于8%~10%.基于上述结果,可为确定该地区软土峰值强度所对应的临界应变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工程.
粤东潮汕地区河流众多、流域封闭、人类活动强烈,是进行微塑料输运机制研究的良好区域.本研究以潮汕地区暴雨前后的河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微塑料进行提取后镜检获得其丰度和形貌特征,选取典型样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μ-FTIR)进行微塑料种类的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潮汕地区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180.69±87.09个/kg,大小集中在0.1-0.5 mm,以纤维状为主,PET最为常见.暴雨事件显著降低了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与粒径.人类活动强度直接关联微塑料的丰度和形态多样性,高强度活动区域微塑料污染更为严重.此外,河流水动力条件对微塑料的积累有重要影响,河流水动力较弱的区域更易积累微塑料.因此,暴雨事件、人类活动和河流水动力是影响潮汕地区河流沉积物微塑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潮汕地区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鱼类堵塞滨海电厂循环水通道滤网或大规模进入循环水通道,将对滨海电厂的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为了解滨海电厂循环水通道中鱼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发现循环水通道中的潜在致灾物种,我们在夏季(6、7月)、秋季(9、10月)、冬季(1月)分别利用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宏条形码技术对汕头海门电厂循环水通道5个位点的鱼类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我们从69份eDNA样品中一共检测出32目,71科,138属,149种鱼类,其中鲱形目鱼类丰度最高,占鱼类read总数的24.85%.此外,相对丰度较高的物种为花莲沙丁鱼、褐菖鲉、斯氏凡鲻、白点蓝子鱼、褐篮子鱼、长头小沙丁鱼、裴济小沙丁鱼、平鲷、鲻鱼、岛侧带小公鱼等.各月份的鱼类Alpha多样性差异较大,9月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物种数量和Chao1指数均是各个月份中最低的,前两者从夏季到冬季大体呈现V型变化,先下降再提升;后两者则在1月份再次下降.每个月份的优势物种组成呈现明显变化,在夏季,多种鲱科鱼类成为优势物种,这是一种常见的滨海电厂致灾鱼类物种,应当引起关注.本研究证明了eDNA技术用于监测滨海电厂鱼类多样性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的可行性,揭示了滨海电厂冷却循环水系统中鲱科鱼类带来的风险,为控制和管理海洋鱼类对滨海电厂安全运行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s)是现代光电子领域的关键材料.然而,常规以晶态In_2O_3:Sn为代表的TCOs薄膜在近红外波段透明度和机械柔性方面存在局限,这严重限制了其在全光谱器件和柔性光电子设备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全光谱透明度及良好柔性的TCOs薄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室温磁控共溅射法生长了Cd_(1-x)In_xO_(1+δ)合金薄膜,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光电特性随合金组分的变化.我们成功获得了高性能的非晶态透明导电Cd_(1-x)In_xO_(1+δ)合金薄膜,探究了其相应的环境稳定性和机械柔性,并探讨了其柔性太阳能电池应用.研究结果为非晶态透明导电Cd-In-O合金薄膜的深入研究与其光电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超载预压处理后软土地基在使用荷载过大时超固结土会出现塑性软化,这将导致路基塌陷、建筑物倾斜倒塌等工程灾害.基于汕头淤泥质软土的三轴不排水剪切实验,探究了先期固结压力和超固结比对软土塑性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先期固结压力下,超固结比越大,超固结软土的应变软化现象越明显.在塑性软化阶段超固结软土存在明显的剪切带,超固结比越大土体的剪切带越宽越明显,剪切带倾角越小;超固结土的塑性软化现象与土体剪切带密切相关,土体由正常固结状态转变为超固结状态时土体出现剪切带,土体应变软化现象也随之出现.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并结合土体的抗剪强度机理,从微观尺度出发建立了超固结土抗剪强度分析模型;基于土体孔隙水的运移作用下土颗粒之间的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转换,揭示了超固结土塑性软化机理;提出了工程上预防超固结土因塑性软化导致土体强度下降的指导方案,可为超固结软土地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天然产物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化学成分的统称,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活性等,是药物发现和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高效提取、分离并纯化这些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一直是科学家们面临的挑战.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MOFs材料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以及孔径可调等特点,使其能够作为高效的吸附剂和分离介质,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同时,MOFs材料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也为其在天然产物后续处理、合成及色谱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探索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天然产物的提取效率与纯度,还可以为新药开发、生命科学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年来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分离与分析、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制剂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也对未来MOFs材料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农村地区的原始地名是反映一个地区历史地貌与文化的重要载体.潮汕地区的许多地名都与海岸地貌有关,但系统地通过地名来解译地貌的研究还非常罕见.农村地区原始地名保留较好,而作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突出的潮汕地区,其地名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应用遥感影像、实地考察,并通过地貌分析,印证“陇”地名来源沙丘、“塭”地名来源于咸田、“埭”地名来源于拦潮土坝、“澳”地名来源于曲折的基岩海岸.
以Diffeological向量空间赋予D拓扑为背景,杨忠强和胡泽英定义了拟拓扑向量空间,即在向量空间上赋予一个拓扑使得加法运算是分离变量连续的,同时数乘运算是连续的.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拟拓扑向量空间的子空间、乘积空间和商空间,并给出了拟拓扑向量空间范畴的定义,进一步证明了该范畴的双完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