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水母潮灾害研究动态及防控策略
李浩伦;孙琼萍;陈晓琳;邓嘉诚;王铁宇;水母潮作为典型的海洋生态灾害事件,对反应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两类可视化分析工具,对2003-2023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至2023年间,水母潮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贡献尤为突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研究力量;(2)研究热点集中在“温度”、“种群动态”和“气候”等核心主题,表明水母潮暴发与气候变化的关联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3)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气候因素对水母潮暴发的影响,逐步扩展到水母潮对生态系统功能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多重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全球变化因子对水母潮暴发的复杂机制及其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响应模式.此外,研究还从多个维度整合了水母潮的防控策略,为应对水母潮带来的生态挑战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全球变化多因子对水母潮暴发的综合影响,加强原位、长期观测实验,促进跨学科合作,提升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控能力.
基于有限质点法和空间分割技术的平面固体接触碰撞行为分析
刘艳;江利平;黄君宁;刘志伟;廖飞;喻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质点法(Finite Particle Method,FPM)与BSP树(Binary Space Partitioning Tree)空间分割技术相结合的平面固体接触碰撞行为分析方法. FPM作为一种基于向量力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已在处理强非线性和不连续行为的结构分析中展示了显著优势.本文通过引入BSP树空间分割技术和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接触搜索算法,结合防御节点法处理接触力计算,从而实现对平面固体接触碰撞行为的高效分析.通过建立平面固体接触碰撞模型,推导了接触力计算公式,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与Abaqus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方法在平面结构接触碰撞行为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BSP树在接触搜索中相较传统网格方法使接触搜索阶段计算时间降低约65%,总计算时间减少超过20%.此外,通过对碰撞系统的能量分析,深入探讨了固体碰撞过程的演化机制,为理解接触碰撞行为提供了新的数值分析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的秸秆混凝土砌块性能优化研究
颜春辉;王传林;林佳润;王咏达;姚邦杰;林茁类;为探究秸秆掺量、砂胶比、水胶比、早强剂掺量四种因素对海水海砂秸秆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极差、方差分析判断各因素对力学性能和孔隙率的显著性,并借助试验结果优化各成分掺量.结果表明:力学性能最优组合为秸秆掺量2%、砂胶比2、水胶比0.4、早强剂掺量3%;孔隙率最优组合为秸秆掺量2%、砂胶比2、水胶比0.4、早强剂掺量1%;秸秆掺量因素对海水海砂秸秆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和孔隙率影响具有显著性,随秸秆掺量增大,混凝土砌块抗折和抗压强度都呈减小趋势,相反,孔隙率不断上升;秸秆掺量为5%时,达到最大秸秆掺量,混凝土砌块达到轻质高强.
免烧污泥陶粒制备及其性能优化研究
王传林;王咏达;颜春辉;姚邦杰;林茁类;张烨;为解决污泥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污泥制备免烧陶粒的创新方案.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玻璃、碳酸氢铵、木屑、硅灰、空心玻璃微珠以及污泥-水泥用量比等因素对免烧陶粒1 h吸水率、堆积密度和筒压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水玻璃可降低陶粒吸水率,提高筒压强度,掺量4%最优.碳酸氢铵和木屑整体上能增大陶粒吸水率、降低强度和密度.硅灰会增大筒压强度,当掺入料为2%水玻璃和2%硅灰时,筒压强度达8.55 MPa.空心玻璃微珠则显著降低三项指标.污泥-水泥比增加使吸水率增大并降低筒压强度.采用生物炭改性污泥,并应用核-壳双层型制备工艺加喷涂防水材料制作的免烧陶粒具有极低吸水率、较高筒压强度,符合规范对轻集料的性能要求.
亮叶杨桐中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
余杰,陈美珍本文报道从亮叶杨桐中提取生物括性物质类黄酮化合物的工艺,探讨了该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的28.4%。用乙醇提取类黄酮,得率高达97.3%,提取物的纯度为65.5%;用水提取类黄酮,得率为89,7%,其纯度为70.4%,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0.06%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高于0.02%BHT;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制β-内酰胺酶的中草药的筛选研究
黄通旺,杨灏强,庞珊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增多使这种传统抗菌素的应用日益受到限制,克服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本文论述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石芽茶等15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耐青霉素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石芽茶、大蒜、谷精籽、黄柏的提取液对β-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该结果为我国传统中草药的深度开发应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碳点的合成、光学性能及生物应用
陈一;朱雪儿;周沁雨;马文君;曾德柳;张和凤;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碳纳米材料,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高和制备修饰简单等独特性质,碳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根据其结构和性质,碳点可分为石墨烯量子点(GQDs)、碳纳米点(CNDs)、聚合物点(PDs).本文概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碳点合成策略和相应的合成方法,并初步阐述了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态效应,分子态和碳核态,交联增强荧光效应(CEE效应)等碳点发光机理.最后,总结并展望了碳点在生物成像、药物负载、探针检测、脑部疾病的研究和光诊疗等方面的生物应用.
大肠杆菌质粒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邹湘辉,庄东红,钟名其,胡忠,曹军实验采用简化的碱法少量提取法、简便快速的煮沸法及试剂盒法提取质粒 p CB30 2 -3.并通过一对特异引物对质粒 DNA进行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扩增 ,分别对各种方法所提取的质粒 DNA及其 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碱法少量提取法和试剂盒法所提取的质粒 DNA纯度和产量高 ,且重复性好 ,达到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其中简化的碱法少量提取法具有结果稳定和经济的特点 ,非常适合大多数实验室使用 .
用MATLAB模拟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林小苹,吴文杰利用MATLAB软件对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进行随机模拟, 并通过图形将模拟结果直观、动态地演示出来, 从而对这两个定理所反映的本质内容给出了直观的解释和说明, 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海洋生物污损防治策略及研究进展
陈建忠;陈川;陈裕忠;朱晨亮;江永;王双喜;宋一兵;随着人类海洋活动的增加以及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海洋污损生物产生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因此,海洋生物污损的防治技术及防护材料的研发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污损生物及其黏附、生长机制,重点综述了海洋防污涂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防污涂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具有生态环保特征的新型污损防护涂料及技术的开发有所裨益.
期刊简介
1.学报简介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广东省高教厅主管、汕头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刊物(季刊)。其办刊宗旨主要是及时地反映本校师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教学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本刊也适量发表校外较高质量稿件。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科学工作者及工程师。 本刊被多种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
2.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 主编:尹业高 ISSN:1001-4217 CN:44-1059/N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汕头大学校内 邮政编码:515063